中國石化堅決落實黨中央和國家關于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的決策部署,將碳排放管控融入公司發展規劃,強化能源管理,推進溫室氣體減排,助力形成綠色發展格局。
能效提升
中國石化深入實施“能效提升”計劃,完善能源管理制度體系,通過管理節能、技術節能、新能源利用、信息化建設等方式,節約能源資源,提升能源利用率,打造綠色潔凈企業。2021年,各企業開展“能效提升”項目544項,實現節能96.7萬噸標煤,相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8萬噸。
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建設
制定印發《2021年度能源環境責任書》,落實能效提升目標任務,動態跟蹤企業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控制指標,實施目標責任引領,督促企業科學合理安排年度生產計劃,優化生產運行,嚴格控制用能。
修訂《中國石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管理辦法》,從源頭上杜絕能源浪費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深入開展對標工作
積極參加國家部委和行業協會組織的能效“領跑者”活動,瞄準一流水平,互學互促。研究設立能效對標指標,組織開展企業間、裝置間對標工作,挖掘潛力,提升能效水平。
加快節能技術研發與推廣
研發推廣節能新技術,開展節能工藝、技術、裝備攻關,推廣應用油氣田區域一體化能效提升、能量系統優化、低溫熱利用、工業冷卻水系統節能綜合治理、重點用能設備節能改造等成熟適用的節能新工藝、新技術、新裝備。
推進新能源利用
推進能源消費結構清潔低碳化,開發風能、太陽能、地熱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項目。
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
深化應用能源管理系統,推進能源管理信息化,提高能源管理精細化水平。
開展節能監察和能源審計工作
按照國家節能監察計劃安排,組織開展6家企業節能監察和審計工作,印發節能監察工作通報,督促企業對照檢查,舉一反三抓整改,做到守法合規。
溫室氣體排放管理
中國石化不斷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管理,持續推進二氧化碳、甲烷減排。截至目前,公司已連續11年獲得“中國低碳榜樣”稱號。
二氧化碳減排
制修訂《中國石化碳排放管理辦法》《中國石化碳交易管理辦法》等制度文件,規范碳排放管理,強化建設項目碳排放審查,嚴控碳排放增量。
煉化企業持續開展制氫、合成氨等裝置排放的高濃度二氧化碳回收,捕集二氧化碳152萬噸;油田企業二氧化碳驅油注入31萬噸,增油8.9萬噸。
甲烷減排
承擔生態環境部油氣開采行業甲烷排放試點監測任務,編制《中國石化甲烷監測評估試點工作實施方案》,有序部署甲烷排放監測工作。
油田企業持續強化密閉混輸工藝運用,大力實施套管氣回收,推進火炬氣綜合利用,加強邊遠零散井回收等措施,實施放空天然氣回收。2021年回收甲烷約7.17億立方米,相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1,07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。
碳足跡研究
深化航空煤油、潤滑油基礎油、聚丙烯、對二甲苯等產品碳足跡核算研究成果應用,積極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定,《產品碳足跡 產品種類規則 石化產品》已通過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立項。
碳資產管理
統籌控排企業配額盈缺情況,編制碳交易計劃,組建專職碳交易團隊,開展碳交易集中管理,按期完成碳配額履約任務。
持續優化碳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核算模塊,支持全系統下屬企業裝置級別的碳盤查和碳核查工作,為制定控排措施夯實基礎。
加強交流合作
中國石化積極開展多方合作,探索實現“雙碳”路徑,做踐行生態文明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示范者、引領者。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,在碳達峰、碳中和實現路徑、提升林草碳匯能力、推進義務植樹等方面進行深化合作。與中遠海運和東方航空開展碳中和合作,實現首船碳中和石油。聯合發起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控排聯盟,共同發表倡議宣言,積極推進全產業鏈甲烷控排行動。?????

?